奔馳旗下的首款皮卡車型奔馳X級自計劃發布伊始就備受市場的關注,關注點也很明確,新車上市后將開創一個全新的高端皮卡市場。而在去年年末,奔馳也正式發布了X級皮卡的概念預覽車型。按照奔馳的計劃,全新的量產版奔馳X級將在當地時間7月18日正式發布。
雖然奔馳X級被看做是奔馳的首款皮卡,不過在奔馳一百多年的發展史中,皮卡也有意無意的出現過幾次,林林總總的下來也有四五款的樣子。在此前的文章里我們也陸陸續續的講過某幾款奔馳的皮卡。在接下來的文字里,我們就來聊一聊奔馳皮卡過往的那些歷史。
在奔馳的品牌架構中第一次出現皮卡的影子要追溯到二戰前的1936年,彼時的奔馳推出過一款170V車型。這款車型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奔馳皮卡的雛形,車頭部分是那個時代的長頭造型。上世紀三十年代,汽車造型這一學科并沒有被提煉出來,所以,基于工程師思維打造而來的車型并沒有像現在這樣有明確的定位劃分。所以170V的車頭造型即可以認為是一輛轎車,也可以認為是一輛卡車。駕駛室后方取消了車頂以及座椅,換裝了一個尺寸并不是太大的小貨箱,與此同時,駕駛室上方的車頂也被設計為可拆卸的織物車頂設計。后部的貨箱根據定位的不同可以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所以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末期,這款奔馳170V被廣泛的運用到德國的出租車、警車、救護車、山地救援、軍車等公共服務領域。
1
70V的V是德語“前方”的首字母,代表發動機前置。170V與發動機后置的170H共享1.7L四缸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37馬力,與之匹配四速手動變速箱,驅動形式為前置后驅。隨后二戰的爆發使得170V的生產被迫停止,在二戰結束之后,170V也在1946年5月恢復生產。再然后,隨著時間進入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奔馳也推出了W115系列的車型。這個時候的奔馳已然走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全球生產基地全面開花。隨著奔馳在阿根廷生產基地的建立,奔馳也在南美洲推出了一款基于W114/W115系列車型而打造來的皮卡。同時這款車型的命名也非常有意思,直接采用了拉丁美洲的縮寫,命名為“La Pickup”。
從外觀上來看,基于W114/W115系列打造而來的La Pickup完全保留了轎車的整車姿態,在B柱之前的位置完全保持了與W114/W115系列相同的設計,包括極具時代感的縱置式大燈以及當時奔馳家族化的進氣格柵設計,前保險杠也采用了鍍鉻金屬材料。在車頭則提供了金屬立標的設計,輪轂同樣采用了高光鍍鉻的材料。大面積鍍鉻零件的運用也使得這款La Pickup呈現出了那個時代皮卡車型所不具備的豪華感。
內部也完全保持了那個時代高端轎車的內飾布局,內飾的用料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看來也是非常的時髦和高端,畢竟它的本質還是一輛轎卡。
作為一輛轎卡,La Pickup也沒有準備額外的貨箱,只是將原有的車身進行裁切和封閉形成一個貨箱,同時以木板對貨箱內部進行包裹。這也就使得La Pickup的貨箱欄板高度并不高,自然也省略掉了可開啟的后蓋板。至于動力方面,La Pickup也保持了與W114相同的配置。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奔馳G級W461以及W463的相繼誕生讓奔馳的皮卡又有了一個合理的車型平臺。在2001年,奔馳基于W461的平臺打造了一款主要用于軍事用途的皮卡版車型,隨后這款車也被運用在公共服務領域?;赪461平臺打造而來的皮卡采用了單排座的駕駛室,貨箱采用了獨立的貨箱設計,貨箱風格為歐式貨箱風格,貨箱較寬并且相對位置較高,貨箱本體采用低欄板同時標配龍門架。
為了滿足更好的越野需求,W461皮卡也配備了諸如涉水喉這樣的配置。不過由于奔馳G級本身平臺的限制,W461皮卡的貨箱長度并不大,更多的是滿足高強度越野情況下的載物需求。
在去年年末,奔馳又在澳大利亞市場推出了一款基于W463平臺打造而來的皮卡平臺。這款全新的皮卡基于G300 GDI車型打造而來,相比于G300 GDI,皮卡車型重新對駕駛室進行了修改,將整體式的車身縮減為單排的駕駛室。在動力方面,二者也共享了3.0L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和五速自動變速箱,在驅動形式方面也保留了全時四驅系統和三把差速鎖的傳統設計。外觀方面的設計則一切從簡,與之匹配的是低欄板的澳式貨箱。相比于W461時代的歐式貨箱設計,W463的貨箱更窄,同時相對高度也較低。
為了進一步優化其越野性能,W463皮卡平臺還針對普通G300 GDI進行了一系列的越野技術升級,在車輛外部增加了一套全包裹式的防撞桿,防護區域從車頭一直延伸到側踏板。在翼子板位置增加了涉水喉,為了滿足用戶的踩踏需求,引擎蓋也進行了額外的強化,最大負載可達到100千克。后視鏡也進行了重新設計,以滿足拖車時候的視野需求。在后擋風玻璃位置也加入了金屬防撞網進行保護。
在性能方面,經過強化后的G300 GDI皮卡平臺涉水能力達到650毫米,16英寸的輪轂也很好的保證了野外駕駛的需求。車輛內部的設計也完全延續G300 GDI的設計,整體呈現出簡約而使用的風格,與AMG G55的奢華范截然不同。而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無線電設備的安裝需求,的G300 GDI皮卡出廠就預留了無線電的預留布線,用戶只需要將車臺和天線安裝好位置,直接接線就可以完成。
當然了,在AMG收歸奔馳之后,AMG G63 6×6也算得上是一款奔馳皮卡。在采用了烏尼莫克的平臺之后,AMG G63 6×6變成了一輛非常強大的越野利器,整車的體量感也有了明顯的增加,為了迎合更寬的輪距,寬體化套件也成為了必備。對于這輛車而言,貨箱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再是為了干粗活。貨箱采用了與駕駛室的一體式設計,同時貨箱內部也采用了木板進行覆蓋。在動力方面,AMG G63 6×6搭載了5.5L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400千瓦,最大扭矩760牛米。
而在1995年,奔馳亮相了一款采用模塊化車身定義的概念車奔馳Vario,在搭載了皮卡模塊之后,奔馳Vario概念車也可以變身為一輛轎卡。皮卡模塊的上裝設計針對三廂版上裝的設計進行了簡化,通過C柱前移為貨箱留出了足夠的空間,同時后排座椅在皮卡版的上裝模塊化將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塊擋板以及前移的后擋風玻璃。C柱在這個時候更多的承擔起了飾板的角色。
前排座椅后方完全呈現出鏤空的貨箱,后備箱蓋也變成貨箱擋板。整車的形象是一幅標準的轎卡形象,而這也可以算作是奔馳一次在皮卡方面的一次有益嘗試。
在2004年的漢諾威商用車展上,奔馳又推出過一款基于Viano打造而來的Viano Activity概念車?;趲杰嚻脚_打造而來的Viano Activity概念車將后部車身進行了切割,處理方式與上世紀七十年代的La Pickup相似。不過廂式車的設計使得Viano Activity概念車看上去會變得更加的高大,再加上短頭的設計,似乎已經越過了皮卡的定義,直奔輕卡了。貨箱則采用了可拓展的抽屜式設計,整車長度也因此可以從4.99米拓展到5.7米。在貨箱打開的情況喜愛,Viano Activity概念車的貨箱可以裝載兩輛越野摩托。
最后就是去年巴黎國際車展上的X-Class概念車了,作為奔馳X-Class的概念預覽,X-Class概念車提供兩種不同的車身造型風格,有典雅的運動氣息以及狂野的越野氣息兩種套件?;谌债a納瓦拉平臺打造而來的X-Class概念皮卡也更加的貼近于傳統皮卡的定位。當然,作為概念預覽,概念車也大部分代表了量產車的設計。
好了,關于奔馳皮卡的歷史,也就只能聊到這里了,接下來,就等著看量產版的X級是什么樣子的定位了。